报告题目: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及SPR增强化学反应
报 告 人:吴德印 教授(厦门大学)
报告时间:2019年4月4日(星期四),下午15:00
报告地点: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三层会议室(致知楼3328)
报告摘要: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是分子、光与等离激元纳米结构作用的一种独特的光物理现象。自从该现象发现以来,已经基于这种效应发展出不同的光谱学方法,并且这些光谱学方法具有高的检测灵敏度,广泛用于化学、物理、生物、材料以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食品、安检、环保等领域。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可以从金、银、铜及过渡金属电极上检测吸附分子的拉曼光谱,为电极电解质界面提供分子在金属电极表面吸附、化学成键和化学反应信息。同时,当激光辐射到纳米结构电化学表面,纳米电极表面结构将远场光转化为近场光,将光能汇聚于表面局域区域,形成表面等离激元热点。当分子吸附在这些热点区域,不仅吸附分子的拉曼信号显著增强,而且由于产生热载流子,即热电子和热空穴,它们具有强的化学反应,驱动化学反应。以对巯基苯胺作为模型体系,对该分子的SPR增强化学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a) (b) (c)
图 1: a)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是分子光谱学、表面科学、等离激元光学的交叉学科;b) 纳米间隙结构. c) SPR热点诱导化学反应
报告人简介:
吴德印,陕西蓝田人,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威廉希尔化学系毕业,1992-1998年就读于四川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分别于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后,并于2003年留校工作,2006年任教授。长期从事电化学界面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探索金属电极界面分子吸附结构、化学反应与分子光谱的关系。首次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与界面吸附分子的拉曼光谱强度关联,提出了界面化学成键和电荷转移对光谱强度的影响。提出了对巯基苯胺分子在纳米结构界面发生表面催化偶联反应,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该体系已成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等离激元增强化学反应的模型体系。目前致力于表面等离激元光电化学研究,探索如何在纳米结构电极界面实现并提高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发表研究论文180余篇,4部书的章节,H-index = 39, 他引7700余次。主持1项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 2项国家科技部项目的课题负责人。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威廉希尔
2019年4月3日